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廢/停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緩起訴處分金及認罪協商金補助款支付對象審查及收支運用查核作業要點
公發布日: 民國 0 年 00 月 00 日
廢止日期:民國 107 年 07 月 12 日
法規體系: 檢察機關 >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
圖表附件:
立法理由:
法規功能按鈕區
一、(法規依據)
    為妥適運用及公平配置刑事被告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之 2  第 1
    項第 4  款及第 455  條之 2  第 1  項第 4  款支付之緩起訴處分
    金及認罪協商金,並依據「檢察機關辦理緩起訴作業要點」第 3  點
    第 9  項、「檢察機關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第 147  點
    、「緩起訴處分金與認罪協商金補助款收支運用及監督管理辦法」第
    4 條、第 6  條至第 13 條及「中央政府各機關對民間團體及個人補
    (捐)助預算執行應注意事項」第 3  點規定訂定本要點。
二、(支付對象)
    凡經政府合格立案,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團體及地方自治團體,並
    於花蓮縣境內從事有關公益或弱勢關懷之活動,或辦理有關團體治療
    、諮商、輔導、戒癮等事項,以及負責或協助本署辦理犯罪預防、法
    治宣導、婦幼保護、專案性計畫者(如親職教育、家庭支持、修復司
    法、司法保護等),皆可提出申請。
三、(申請方式及類別)
(一)公益團體、地方自治團體如欲成為本署緩起訴處分金及認罪協商金
      補助之支付對象或申請本署緩起訴處分金及認罪協商金補助,應事
      先向本署提出申請。
(二)申請類別分為資格申請及補助申請二種:
      1.資格申請:公益團體、地方自治團體為取得補助支付對象資格所
        提出之申請。
      2.補助申請:支付對象為申請補助所提出之申請。
四、(資格申請)
(一)公益團體、地方自治團體如未經提出資格申請並經審查通過核備者
      ,不得提出補助申請。
(二)資格申請應按年度提出,並得先於補助申請或與補助申請同時提出
      ;當年度已取得支付對象資格者,日後提出補助申請,無須再提出
      資格申請。
(三)資格申請應檢附之審查資料如下:支付對象資格申請表(附表 1)
      、立案證明書影本、法人登記證書影本、扣繳單位設立(變更)登
      記申請書(統一編號編配通知書)影本、組織章程或捐助章程影本
      、董監事或委員名冊、最近二年經費預決算書及年度預算經費概況
      表、最近二年服務內容及績效書面資料、補助款專用金融帳戶存摺
      封面影本。
(四)提出之文件為影本時,應於空白處加註與正本相符之字樣,並簽章
      切結。
(五)上開資料如有修改或變更者,應即函知本署核備。
五、(補助申請)
(一)補助申請應提出之審查資料如下:補助申請計畫表(附表 2)、補
      助申請撥付預算表(附表 3)、執行計畫書。
(二)申請時間:當年度第一季(1 月至 3  月)計畫之補助申請,應於
      上一年度 10 月底前提出;當年度第二季(4 月至 6  月)計畫之
      補助申請:應於當年度 1  月底前提出。當年度第三季(7 月至 9
      月)計畫之補助申請:應於當年度 4  月底前提出。當年度第四季
      (10  月至 12 月)計畫之補助申請:應於當年度 7  月底前提出
      。計畫期間跨越二季以上者,以計畫起始日認定季別。逾期提出者
      ,不予受理。
(四)本署有決定是否給予補助及核定補助金額之權。
六、(同一案件)
    同一案件向二個以上機關申請補(捐)助者,應於補助申請撥付預算
    表(附表 3)列明全部經費內容,及向各機關申請補(捐)助之項目
    及金額。
七、(限期補正)
    申請文件不齊全者,得由本署通知限期補正,逾期不補正或資料不全
    者,不予受理。
八、(審查組織)
(一)資格申請及補助申請之審查,由本署緩起訴處分金與認罪協商金補
      助款審查會為之。
(二)上開審查會由本署主任檢察官擔任主席,並由檢察機關代表、民間
      團體代表及學者專家代表各二名組成。
(三)上開審查小組審查會議於每年 2、5、8、11  月間召開,必要時得
      召開臨時會。
九、(支付原則)
(一)支付對象之自籌能力越強、公益性質越高者,將列為優先補助對象
      。
(二)補助款之核定,以與犯罪被害補償、更生保護、法治宣導、毒品防
      制、戒癮治療或其他對犯罪防治有顯著並直接助益之計畫為優先,
      弱勢關懷、老人照護、婦幼保護、家庭支持為次,其他計畫類型則
      視個案具體需求而定。
十、(訂定契約)
    公益團體、地方自治團體經本署緩起訴處分金與認罪協商金補助款審
    查會審核通過,並陳報檢察長核定後,應與本署簽訂「監督查核契約
    書」(附表 4)。
十一、(支付方式)
      補助款概於計畫執行完畢或執行部分計畫,提出成果報告,並完成
      核銷程序後,由本署按實際核銷金額自國庫撥付至支付對象之金融
      機構帳戶內。
十二、(執行及核銷)
  (一)支付對象應按核定之年度及計畫內容執行,不得抵用或移作其他
        用途。
  (二)為確實掌握支付對象收受緩起訴處分金或認罪協商金之金額及用
        途,支付對象應於每月 5  日前提出「收支一覽表」(附表 5)
        至本署。
  (三)支付對象應於計畫執行完竣日起一個月內會計年度終了一個月前
        檢附「補助成果報告表」(如附表 7)、「原始憑證明細表」(
        7 之 1)、「原始憑證」(正本)(7 之 2)、「經費支出結報
        表」(7 之 4)、「績效評比案例報告表」(7 之 5)、「回饋
        心得問卷」(7 之 6)、執行成果報告書面資料(例如新聞剪報
        、照片及光碟等)函送本署緩起訴處分金支用查核評估小組備查
        。但執行計畫期間超過 3  個月者,應按季檢附之。
  (四)計畫執行成果新聞稿及活動照片中,應記載或顯示由本署緩起訴
        處分金或認罪協商金補助之文字或圖像;以補助款購入捐助或致
        贈之物品,應於明顯處載明係由本署緩起訴處分金或認罪協商金
        補助之字樣,以彰顯補助款之公益性。
十三、(督導與考核)
  (一)本署於必要時,得聘請具有公信力之律師、會計師、社工師、檢
        察機關代表、具有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代表組成緩起
        訴處分金及認罪協商金支用查核評估小組,協助本署辦理緩起訴
        處分金及認罪協商金業務之督導及考核。
  (二)前開支用查核評估小組得定期或不定期查核評估各支付對象之執
        行績效,並將查核評估報告提報本署緩起訴處分金支付對象審查
        小組及認罪協商金執行審查小組,作為日後審查之依據。
  (三)支付對象如有未按原核定之執行計畫執行、使用目的與其組織章
        程所列之公益事項不合、無正當理由遲延陳報執行成果或繳回賸
        餘款、拒絕提供查核評估資料、提供資料虛偽不實或有其他重大
        違失,本署得視情節輕重停止支付補助款、廢止補助並追繳金額
        或予以除名。
  (四)遭除名之支付對象,將刊登於法務部內部網站,並自刊登之日起
        3 年內不得向檢察機關申請補助。
十四、(施行日期)
      本要點自公布日施行,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