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旨: |
行為人涉犯公共危險罪,經法院諭知無罪,並令入相當處所,施予監護。
試問:行為人於判決確定前之羈押日數,可否折抵監護處分期間?
|
法律問題:某甲涉犯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經法院
諭知無罪,令入相當處所,施予監護 2 年,於 96 年 1 月 8 日確定
,判決確定前,自 95 年 5 月 6 日起至 95 年 9 月 13 日止,曾受
羈押 131 日,問羈押日數可否折抵監護 2 年期間?
甲說:否定說。羈押日數,不可折抵監護處分期間。
理由:參照法務部 94 年 8 月 24 日法檢字第 0940803419 號函法律問
題研究意見採甲說見解:「刑法第 87 條規定,監護處分具治療之
意義,對精神障礙者之監護處分,其內容不以監督保護為已足,並
應注意治療(保安處分執行法第 47 條)及預防社會之危害,其執
行場所除醫療院所外、檢察官亦可依個案情況指定慈善團體及其最
近親屬,或其他適當場所,並非在監獄、看守所或技能訓練所;況
依新修正刑法第 46 條之立法意旨,係因某些種類之保安處分剝奪
人身自由,在性質上與刑罰相近(如強制工作),故而可予折抵。
惟監護處分自由刑色彩並不濃厚,且性質上係重在「治療」與「保
護」,要非剝奪其人身自由,自無修正刑法第 46 條第 2 項羈押
日數折抵之問題。受監護處分人係因刑法第 19 條規定,方受此項
保安處分之宣告,將來判決無罪確定(無刑罰可折抵),而羈押期
間又超過所宣告之保安處分期間或雖未超過,然所餘期間業已不足
治癒其病,則在此情形下,無異於社會上放置一顆不定時炸彈,嚴
重危害公共安全,抑且不利於受監護處分人(未能接受適當完整之
治療),顯與監護處分之立法意旨有違,故以不予折抵為當。」是
則本問題,甲公共危險罪,經法院諭知無罪,同時宣告監護 2 年
,其監護處分,既非刑法第 46 條第 2 項所稱「拘束人身自由之
保安處分」則裁判確定前羈押 131 日數,不可折抵監護處分 2
年期間。
乙說:肯定說。羈押日數,可折抵監護處分期間。
理由:按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
之保安處分,亦同。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
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非拘
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適用裁判時之法律。裁判確定前羈押之日數
,以 1 日抵有期徒刑或拘役 1 日,或第 42 條第 6 項裁判所
定之罰金額數。羈押之日數,無前項刑罰可抵,如經宣告拘束人身
自由之保安處分者,得以 1 日抵保安處分 1 日。94 年 1 月
7 日修正,同年 2 月 2 日公布,於 95 年 7 月 1 日施行之
刑法第 1 條、第 2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46 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有罪刑法定原則及法律不溯
及既往原則之適用,其因法律變更而發生新舊法律之規定不同者,
依新法第 1 條、第 2 條第 1 項規定,定其應適用之法律。至
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仍適用裁判時之法律。監護處分或酗
酒禁戒處分之事由,發生在新法施行前者,新法施行後,應依新法
第 2 條第 1 項之規定,視其具體情形,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
法律。強制工作或強制治療之事由,發生在新法施行前者,新法施
行後,應依新法第 2 條第 1 項之規定,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
法律。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事由,發生在新法施行前者,新法
施行後,其許可執行,應依新法第 2 條第 1 項之規定,適用最
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最高法院 95 年 5 月 23 日著有 95 年度
第 8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一(三)、八(一)(二)(三)可資參
照。由此觀之,刑法第 1 條及第 2 條修正後,將保安處分區分
為拘束人身自由與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而監護處分之屬性
,依前揭最高法院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認監護處分之法律有變更
時,應依刑法第 2 條第 1 項比較新舊法律,適用最有利於行為
人之法律,即採從舊從輕原則,並非認為監護處分屬非拘束人身自
由之保安處分,而依同條第 2 項規定,適用裁判時之法律,即監
護處分不採從新原則。準此,監護處分之屬性,顯屬於拘束人身自
由之保安處分,為刑法第 46 條第 2 項所指『拘束人身自由之保
安處分』有羈押日數折抵之適用甚明。故本件甲犯公共危險罪,裁
判確定前羈押 131 日數,可折抵監護處分 2 年期間。
提案機關討論意見:
刑法第 87 條修正後,監護處分期間由原先 3 年以下,延長為 5 年以
下,是以裁判確定前羈押日數折抵監護處分期間,對於監護處分之執行,
衝擊不大。採乙說。
高檢署研究意見:
採甲說。
決 議:如非拘束人身自由之監護處分,採甲說。
法務部審查意見:
同意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研究意見。
提案機關: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
(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暨所屬各級法院檢察署 97 年度刑罰執行業務座談會提案 第
3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