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相關法條

發文字號: (89)法檢字第 000703 號
檢察案件編號計數分案報結實施要點 (民國 89 年 02 月 14 日) 非現行
1
  一   (適用範圍) 刑事偵查、執行案件、檢察官參與民事與非訟事係及其
      他事件之編號、計算、分案及報結,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依本實施要
      點之規定。
2
  二   (卷宗號數) 檢察機關於收案後,應即在卷面上編列卷宗號數。
      卷宗號數,應按年度、案件種類及收案次序,分別編號。
      某年度案件於以後之年度終結者,仍用原卷宗號數。
3
三   (號數冠字) 檢察案件,其卷宗號數,依案件之種類,於號數上冠以
      字樣如左:
 (一) 一般偵查案件或司法警察機關聲請簽發拘票,經核准之案件:「偵
      」。
 (二) 檢察官辦理聲請再議案件:「聲議」。
 (三) 上級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辦理再議案件:「議」。
 (四) 就再議之聲請,檢察官自行撤銷原處分繼續偵查,或原法院檢察署
      檢察長親自或命令他檢察官再行偵查或上級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或檢
      察總長發回命令續查,或起訴之案件:「偵續」;對偵續字發回續
      查之案件「偵續 (一) 」;對第一次發回之案件:「偵續 (二) 」
      ,餘類推。
 (五) 檢察官協助自訴或擔當自訴:「自協」。
 (六) 第一審案件,檢察官蒞庭:「蒞」。
 (七) 第二審案件,檢察官蒞庭:「上蒞」。
 (八) 被告上訴第三審案件,檢察官提出簽辯書:「答」。
 (九) 審核聲請移轉管轄案件:「移」。
 (十) 聲明抗告案件:「抗」。
 (十一) 檢察官自行上訴案件:「上」。
 (十二) 告訴人或被害人請求上訴案件:「請上」。
 (十三) 檢察官自行聲請再審案件:「再」。
 (十四) 告訴人、被害人、被告或其他利害關係人請求聲請再審案件:「
        請再」。
 (十五) 檢察官自行聲請提起非常上訴案件:「非」。
 (十六) 告訴人、被害人、被告或其他利害關係人請求聲請提起非常上訴
        案件:「請非」。
 (十七) 檢察官辦理上級機關交查之人民陳情案件或其他調查案件:「調
        」。
 (十八) 告訴人、被害人、被告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就案件逕向原承辦檢
        察署或檢察官陳情案件:「陳」。
 (十九) 告訴人、被害人、被告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就案件所為之其他訴
        訟上聲請,應予函復案件:「聲他」。
 (二十) 司法警察機關聲請核發搜索票案件:「聲」。
 (二十一) 聲請減刑案件:「聲減」。
 (二十二) 聲請撤銷減刑案件:「聲撤減」。
 (二十三) 相驗案件:「相」。
 (二十四) 審核相驗案件:「相核」。
 (二十五) 協助案件:「助」。
 (二十六) 聲請對律師移付懲戒案件或督導律師業務:「律他」。
 (二十七) 辦理調解委員會有關法律上之諮詢及督導事務:「調他」。
 (二十八) 處理法院審核之調解書:「調參」。
 (二十九) 審核屍體大體解剖或病理剖驗報告書:「剖他」。
 (三十) 依國家賠償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二條第二項之協助事項:「賠議協
        」。
 (三十一) 依國家賠償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九條之協助事項:「賠訴協」。
 (三十二) 依國家賠償法請求賠償之事件:「賠議」。
 (三十三) 依冤獄賠償法請求賠償之事件:「獄賠」;就冤獄賠償決定不
          服聲請覆議之事件:「獄賠議」。
 (三十四) 非因告訴人或被害人請求上訴,調閱案卷審查判決而未上訴之
          案件:「核判」。
 (三十五) 調閱案卷審查裁定而未抗告之案件:「核裁」。
 (三十六) 法律宣導:「律宣」。
 (三十七) 選舉查察「選察」。
 (三十八) 候選人、監察員及助理人之選舉消極資格之查證:「選查」。
 (三十九) 視察監、院、所、保安處分處所:「視察」。
 (四十) 檢察官辦理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五十一條第五項之徵詢:「
        簡徵同」。
 (四十一) 檢察官參與民事及非訟事件:「民參」。屬於上訴、抗告或再
          審程序者,分別冠以「民參上」、「民參抗」、「民參再」。
 (四十二) 其他案件或司法警察機關聲請簽發拘票未經准許之案件:「他
          」。
 (四十三) 刑事執行案件:「執」 (罰金執行加附「罰」) 。
 (四十四)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已執行完畢,發還地方法院檢察署,
          及無罪、免訴、不受理、免刑、緩刑、管轄錯誤、單獨宣告沒
          收案件:「執他」。
 (四十五)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已執行一部分,其尚未執行部分發交
          地方法院檢察署續行執行案件:「執續」。
 (四十六) 確定判決併宣告保安處分案件,執行刑罰時:「執」;執行保
          案處分時:「執保」。
 (四十七) 延長、免除、或許可保安處分之執行、免除刑之執行、撤銷緩
          刑之宣告、撤銷保護管束、定應執行之刑、累犯更定其刑等聲
          請案件,及假釋中或刑之赦免後,聲請付保安處分案件:「執
          聲」;聲請定應執行之刑法院裁定駁回,前已報結之二裁判以
          上所分執字案件:「執再」。
 (四十八) 有關非常上訴或再審經撤銷改判致刑期變更、免除或許可保安
          處分之執行、免除刑之執行、撤銷緩刑之宣告、撤銷保護管束
          、定應執行之刑、累犯更定其刑等案件,及假釋中或刑之赦免
          後付保安處分案件,經聲請法院裁定後再付執行案件:「執更
          」。
 (四十九) 觀護人執行保護管束案件:「執護」。
 (五十)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之申請犯罪被害補償金事件:
        「補審」。
 (五十一) 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覆審委員會指定事
          件:「補審指」。
 (五十二)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八條第一項之申請覆議事件:「補覆議
          」。
 (五十三)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八條第二項之申請逕為決定事件:「補
          覆逕」。
 (五十四)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之暫時補償事件,於犯罪
          被害人補償審議委員會:「暫補審」。
 (五十五)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之暫時補償金事件,於覆
          審委員會:「暫補覆」。
 (五十六)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補償金返還事件:「返補」。
 (五十七) 檢察官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函查犯罪行為人
          或其他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之人之財產:「求償查」。
 (五十八) 檢察官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向法院聲請假扣
          押:「求償假執」。
 (五十九) 檢察官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二條規定,對犯罪行為人或依
          法應負賠償責任之人行使求償權:「求償訴」。
 (六十) 檢察官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二條規定,對犯罪行為人或依法
        應負賠償之人行使求償權提起上訴:「求償上」。
 (六十一) 檢察官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二條規定,對犯罪行為人或依
          法應負賠償責任之人行使求償權,取得確定之執行名義:「求
          償執」。
 (六十二) 受囑託執行保護管束案件:「執護助」。
 (六十三)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施用毒品案件:「毒偵」。
 (六十四)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一項或第三項聲請法院裁定將
          被告送勒戒處所觀察勒戒案件:「聲觀」。
 (六十五) 經法院裁定觀察勒戒:「觀執」。
 (六十六) 「觀執」案被告經通緝後緝獲歸案:「觀執緝」。
 (六十七) 「毒偵」案被告經通緝後緝獲歸案:「毒偵緝」。
 (六十八)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三項或第二十三條第
          二項規定聲請法院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案件:「聲
          戒」。
 (六十九)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二項但書,聲請法院裁定以保
          護管束代強制戒治案件:「聲戒護」。
 (七十) 經法院裁定強制戒治:「戒執」。
 (七十一) 經法院裁定以保護管束代強制戒治:「戒執」及「戒執護」。
 (七十二) 「戒執」案被告經通緝後緝獲歸案:「戒執緝」。
 (七十三)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項,聲請法院裁定停止戒
          治案件:「聲停戒」。
 (七十四) 經法院裁定停止戒治,交付保護管束:「戒執護」。
 (七十五)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三項,聲請法院裁定延長戒
          治案件:「聲延戒」。
 (七十六)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四項,聲請法院裁定撤銷保護
          管束,仍施予強制戒治案件:「聲撤護」。
 (七十七)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項聲請法院裁定撤銷停止
          戒治案件:「聲撤戒」。
 (七十八)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二條第四項聲請法院裁定免予繼續
          戒治案件:「聲免戒」。
 (七十九)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項應為不起訴處分案件:
          「戒毒偵」。
 (八十)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四條聲請法院裁定免其刑之執行案件
        :「聲免刑」。
 (八十一)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五條警察機關或觀護人報請許可強
          制採驗尿液案件:「警聲強」或「觀聲強」。
 (八十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三十條第二項強制執行案件:「觀執費」
          或「戒執費」。
 (八十三) 受囑託執行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案件:「觀執助」或「戒
          執助」。
 (八十四) 受囑託執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二項但書代強制戒治
          之保護管束或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停止戒治、交付保護管束案件
          :「戒執助」及「戒執護助」。
 (八十五) 在監執行之受刑人經借提執行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或假
          釋中受保護管束人因另執行觀察勤戒或強制戒治處分,應換發
          執行指揮書案件:「觀執更」或「戒執更」。
 (八十六) 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施用毒品,緩刑期內或假釋中付保
          護管束案件:「毒執護」。
 (八十七) 受囑託執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施用毒品、緩刑期內或假
          釋中付保護管束案件:「毒執護助」。
 (八十八)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九條聲請通常保護令:「聲護令一」。
 (八十九)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九條聲請暫時保護:「聲護令二」。
 (九十)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十一條第一項但書聲請緊急暫時保護令:「
        聲護令三」。
 (九十一)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各款命附條件具保、責付
          、限制住居或釋放:「家令」。
 (九十二)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聲請付保護管束案件:「
          執聲家」。
 (九十三) 檢察官依職權核發通訊監察書案件:「監」。
 (九十四) 司法警察機關聲請通訊監察書案件:「聲監」。
 (九十五) 司法警察機關聲請電話通聯紀錄案件:「聲話」。
 (九十六) 國家安全局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七條第二項聲請最高法院檢
          察署同意核發通訊監察書案件:「聲同」。
 (九十七) 司法警察機關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聲請檢察官
          許可通知受監察人案件:「聲通」。
 (九十八) 檢察官依職權指示司法警察機關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五條
          第一項通知受監察人案件:「監通」。
 (九十九) 司法警察機關定期檢討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但書
          不通知受監察人之理由是否消滅案件:「聲檢」。
 (一○○)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六條第一項司法警察機關報告檢察官有
          關通訊監察執行情形:「監報」。
 (一○一)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六條第二項檢察官至通訊監察執行處所
          監督案件:「監督」。
 (一○二)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九條之損害賠償案件:「監賠」。
 (一○三) 對於軍事法院終審判決提起上訴之案件,最高法院檢察署或各
          高法院檢察署收受案卷並表示意見後轉送最高法院或各該高等
          法院審理之案件:「軍偵意」。
 (一○四) 經法院判決確定執行之案件,檢察官聲請沒入保證金:「執聲
          沒」。
 (一○五) 偵查聲請沒入保證金案件:「偵聲沒」。
 (一○六) 檢察官向法院聲請羈押被告之案件:「聲押」。
 (一○七) 法院徵詢檢察官羈押被告案件:「押詢」。
 (一○八) 檢察官不服法院駁回羈押聲請,提出抗告案件:「押抗」。
 (一○九) 檢察官向法院聲請停止被告羈押案件:「聲停」。
 (一一○) 法院徵詢檢察官解除羈押被告禁止接見或通信案件:「見詢」
          。
 (一一一) 檢察機關等查獲未滿十八歲之人從事性交易或有從事性交易之
          虞案件所移送之報告單:「兒報」。
 (一一二) 告訴告發者之詐欺、偽造文書、侵占、背信等案件,發交警察
          機關協助調查:「發查」。
 (一一三) 原偵案經送調解委員會報結後,經調解委員會回覆繼續偵辦之
          案件:「調偵」。
 (一一四) 相驗案件報請發生訴訟管轄區二審法院檢察署查核覆後認有他
          殺嫌疑者:「相續」。
 (一一五) 聲請沒收扣押物件:「聲沒」。
 (一一六) 審查司法警察機關所移送或報告之案件:「核退」。
 (一一七) 對核退案件再要求司法警察機關補足證據或調查報告之案件:
          「核退續」、「核退續一」、「核退續二」、依此類推。
4
  四   (少年刑事案件冠字) 少年刑事案件卷宗號數,依案件種類,於號數
      上冠以字樣如左:
   (一) 檢察官偵查少年法庭移送之少年刑事案件:「少偵」。
   (二) 一般刑事案件與少年刑事案件相牽連之偵查案件:「少連偵」。
   (三) 檢察官受理少年刑事執行案件:「少刑執」。
   (四) 其他由檢察官處理之少年案件:「少他」 (執行案件「少執他」)
        。
5
  五   (通緝案件冠字) 刑事案件在偵查或經移送執行中,被告經通緝結案
      後而緝獲歸案者,應另立卷宗號數,並在「緝」字上按原件種類加蓋
      原字。
6
  六   (其他冠字) 檢察案件,於本要點所定者外,有另立卷宗號數之必要
      時,經報部核備後,得附以適當字樣。
7
  七   (牽連案件) 刑事牽連案件,合併偵查者應僅立一卷宗號數,其已分
      別分案者,後案應併前案辦理,並用原各卷宗號數。
8
  八   (不得另立卷宗案件) 左列情形,不得另立卷宗號數:
   (一) 同一案件,已分偵字樣,復據告訴、告發或司法警察機關移送者。
   (二) 偵查或執行程序中所為之聲請或聲明,但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9
  九   (檢察案件之分案) 檢察官辦理案件,除檢察長指定人員辦理者外,
      按收案順序輪分或抽籤定之,如檢察長指定人員辦理者,應以書面附
      理由為之,並附於卷內或另卷保存。
10
  十   (注意查核) 檢察長或主任檢察官應注意查核承辦收案、分案人員
        有無按照收案先後次序,將案件全部納入分案簿。
11
十一   (第一審檢察事務之報結) 第一審檢察官承辦案件,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報結之:
     (一) 一般偵查案件及少年刑事案件:檢察官偵查案件,經提起公訴
          、處分不起訴、通緝,聲請移送管轄法院檢察署、簽請移送法
          院併辦,煙毒案件移送煙毒勒戒或其他作結者。
     (二) 協助自訴或擔當自訴:自訴案件,檢察官蒞庭或擔當訴訟者。
     (三) 第一審案件蒞庭:分案後月終報結。
     (四) 他字案件:經檢察官簽結存查或簽請改分偵字案者。
     (五) 相驗案件:檢察官相驗完畢後分案者。
     (六) 「民參」字案件,經檢察官為聲請或簽准報結者。
     (七) 調查案件,經檢察官調查完畢者。
     (八) 其他案件:經檢察官簽准報結者。
12
十二   (第二審檢察事務之報結) 第二審檢察官承辦案件,具有左列情形
        之一者,報結之:
     (一) 偵查案件: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
          公訴或處分不起訴者。
     (二) 再議案件:經處分駁回、發回續行偵查、命令起訴,或檢察官
          簽述理由,通知聲請人其他作結者。
     (三) 移轉管轄:經審核案卷並為核准與否之簽辦者。
     (四) 第二審案件蒞庭:分案後月終報結。
     (五) 答辯案件:被告上訴第三審案件,經檢察官製作答辯書提出答
          辯者。
     (六) 審核相驗案件:經審核案卷驗斷書、簽具指正事項者。
     (七) 調查案件:經檢察官自行調查完畢或令所屬檢察署調查簽報者
          。
     (八) 其他案件:經檢察官簽准報結者。
13
十三   (上訴、抗告及其他聲請案件之報結) 上訴、抗告或聲請案件,除
        下列情形外,於製作上訴書、抗告書、聲請書或依法核發或駁回
        聲請後報結之。
     (一) 假釋中聲請裁定付保護管束之案件,如聲請裁定付保護管束與
          指揮執行保護管束不屬同一法院檢察署者,於收受法院付保護
          管束之裁定書正本後報結。
     (二) 「請上」、「請再」、「請非」案件,檢察官認無提起上訴或
          聲請再審、非常上訴理由者,經檢察官函復聲請人後報結。
     (三) 「獄賠議」案件,經函轉司法院冤獄賠償覆議委員會後報結。
14
十四   (刑事執行案件之報結) 刑事執行案件,具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報
        結之:
     (一) 死刑執行:執行死刑完畢者。
     (二) 徒刑、拘役執行:檢察官簽發執行指揮書送監執行、通緝、再
          審裁定停止執行或易科罰金案件,准予易科繳清罰金者。
     (三) 罰金執行:繳清罰金、通緝,易服勞役指揮執行,受刑人死亡
          查無遺產可供執行或再審裁定停止執行者。
     (四) 保案處分執行:檢察官簽發執行指揮書,其無庸簽發指揮書者
          ,以交付執行後報結;但「戒執」案俟強制戒治期滿或交付保
          護管束期滿始報結。
     (五) 觀護人保護管束執行:保護管束期間屆滿,或經裁定免除繼續
          執行或經裁定撤銷者。
     (六) 罰鍰執行:罰鍰繳清,或受刑人死亡查無遺產可供執行者。
     (七)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已執行完畢,發還地方法院檢察署,
          及無罪、免訴、不受理、免刑、緩刑、管轄錯誤,或單獨宣告
          沒收案件,分案後報結。
     (八)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部分執行後其餘部分發交地方法院檢
          察署續行執行者。
     (九) 他結:因送達不合法案件尚未確定而移送執行案件退回法院,
          或因當事人提起上訴,經法院調回,或原確定判決有顯然錯誤
          ,經聲請更正者,以其他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