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政函釋

發文單位:
法務部
發文字號:
法律字第 10803507930 號
發文日期:
民國 108 年 08 月 13 日
要  旨:
法務部就「『內緣,妻』依日據時期『內台共婚法』承認婚姻存在合法,
『內緣,妻』即為妻一案」之說明
主    旨:有關貴部函詢「呂○○女士申請解釋『內緣,妻』依日據時期『內台共婚
          法』承認婚姻存在合法,『內緣,妻』即為妻」一案,復如說明二、三,
          請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貴部 108  年 5  月 21 日台內戶字第 1080033909 號函。
          二、查台灣於日據時期(1895-1945) ,日本法不當然施行於台灣,1898
              年「有關民事商事及刑事之律令」規定,凡涉及日本人之民商事項,
              依用日本民商法(王泰升著,臺灣法律史的建立,1997  年出版,第
              346 頁至第 347  頁;王泰升著「臺灣日治時期殖民地立法之程序與
              內容」,刊於台大法學論叢,第 24 卷第 1  期,第 26 頁參照)。
              次查日本民法自明治以來,即採登記婚主義,以戶籍登記為婚姻之成
              立要件,而台灣在日據時期並未實施如同日本國內之戶籍制度,因此
              有戶籍的內地人(日本人)與沒有戶籍的本島人之間,包括婚姻關係
              等日本民法親屬繼承編所規定之身分關係無法成立。直至 1932 年至
              1933  年間,台灣總督府先後發布敕令第 360  號、第 361  號規定
              「關於本島人的戶籍事務處理,由郡守、警察署長、警察分署長或知
              廳長辦理」、律令第 2  號規定「關於本島人的戶籍事務暫依循台灣
              總督府所訂之規則行之」、府令第 8  號規定「將戶口調查簿從警察
              資料轉作台灣人的戶籍,在行政手續上視同內地的戶籍,並自 1933
              年 3  月 1  日施行」,前述飭令、律令及府令一般通稱為「共婚法
              」。藉由前述法規的施行,台灣人始擁有所謂「視同內地的戶籍」,
              因而得以進行結婚所需的入籍登記手續,自此內台共婚在法律層面上
              得以成立(楊裴文,《跨越邊界的流動與認同:日治時期「內台共婚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99  年 7  月,第 17 頁至第
              22  頁、第 82 頁至第 84 頁參照)。
          三、次按行政程序法第 36 條規定:「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
              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第 40 條
              規定:「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必要,得要求當事人或第三
              人提供必要之文書、資料或物品。」又同法第 43 條規定:「行政機
              關為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應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
              ,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並將其決定及理由告知當事人
              。」該法對於行政機關依職權或依申請作成行政決定前之調查證據、
              認定事實,係採職權調查主義,故行政機關對於應依職權調查之事實
              ,負有概括調查義務,且應依各種合法取得之證據資料認定事實、作
              成行政決定。本件當事人所詢身分關係疑義,事涉戶政登記之個案事
              實調查及認定事項,且涉及法院之具體訴訟個案確定判決(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 103  年度家訴字第 130  號民事判決參照),仍請貴部依
              行政程序法第 36 條及第 40 條規定,並依法院確定判決,本於職權
              卓處。
正    本:內政部
副    本:本部資訊處(第 1  類)、本部法律事務司(4 份)
資料來源:
法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