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律問題

發文字號: 法檢字第 10604533580 號
座談日期: 民國 106 年 10 月 02 日
座談機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
相關法條
要  旨:
電信業者提供使用者透過電子郵件信箱接收傳真,此種服務不必透過傳統
方式侷限在固定處所接收傳真。而電信服務公司在傳送該等資料之際,均
會在其伺服器主機中留存相關內容檔案。試問,針對該等電信服務公司儲
存之傳真內容,是否需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之方式取得,作為本案證
據使用?
案    由:中華電信設有「Hibox」 服務,供使用者透過電子郵件信箱接收傳真,由
          於不必透過傳統方式侷限在固定處所接收傳真,故現今多為犯罪集團聯絡
          使用。而電信服務公司在傳送該等資料之際,均會在其伺服器主機中留存
          相關內容檔案,針對該等電信服務公司儲存之傳真內容,應以何種方式取
          得作為本案證據使用?
說    明:(一)甲說:該等傳真內容屬「通訊」,應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規定向
                      法院聲請通訊監察書。
                理由: 1、按「本法所稱通訊如下:一、利用電信設備發送、儲存
                          、傳輸或接收符號、文字、影像、聲音或其他信息之有
                          線及無線電信。」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 3  條第 1  項
                          第 1  款定有明文。Hibox 只是將電信傳真內容改以電
                          子郵件方式儲存發送予使用者,不改其內容含有文字等
                          信息之本質,當然屬於該法所稱之「通訊」,合先敘明
                          。
                       2、通訊保障及監察法雖未對「監察」定義,但文義上應解
                          釋為任何探知行為皆屬之,以符合該法第 1  條「為保
                          障人民秘密通訊自由及隱私權不受非法侵害,並確保國
                          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特制定本法。」之立法目的。
                          故若欲向電信服務公司取得他人之傳真通訊內容,自需
                          向法院聲請核發通訊監察書始得為之。
          (二)乙說:該等傳真內容屬「通信紀錄」,應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規
                      定向法院聲請調取票。
                理由: 1、按「本法所稱通信紀錄者,謂電信使用人使用電信服務
                          後,電信系統所產生之發送方、接收方之電信號碼、通
                          信時間、使用長度、位址、服務型態、信箱或位置資訊
                          等紀錄。」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 3  之 1  條第 1  項
                          定有明文。Hibox 系統儲存之傳真內容,因含有發送方
                          、接收方之電信號碼、通信時間、服務型態等紀錄資料
                          ,且係電信系統在電信使用人使用電信服務後儲存之相
                          關紀錄,故可認定為通信紀錄,而應向法院聲請調取票
                          後向電信服務公司函查相關儲存之傳真內容。
                       2、目前法院雖尚未見有對此論述之判決,但臺灣臺中地方
                          法院 103  年度審簡字第 70 號刑事簡易判決敘述犯罪
                          事實時,亦認中華電信提供之 Hibox  全能信箱資料屬
                          通訊紀錄,可資參考。
          (三)丙說:逕依刑事訴訟法第 133  條第 2  項之規定函請電信服務公
                      司提供相關資料即可,無庸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辦理。
                理由: 1、按「對於應扣押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得命其
                          提出或交付。」刑事訴訟法第 133  條第 2  項定有明
                          文。行為人使用 Hibox  相關服務後,在電信服務公司
                          留存相關之傳真內容電磁紀錄,乃本案調查犯罪攸關之
                          刑事證據,依法自得由偵查機關函請證物之持有人提出
                          ,與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無關。且目前電信公司實務
                          操作之作法,亦係請各偵查機關以函文調取之方式提供
                          相關 Hibox  傳真內容,而無庸檢附法院核發之通訊監
                          察書或調取票。
                       2、由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區分「通訊監察書」與「調取票」
                          之用語可知,「監察」係指對現時或未來發生之通訊為
                          之,「調取」則係針對過去儲存之紀錄為之。本案調取
                          者既屬電信服務公司在提供電信服務後儲存之電磁紀錄
                          ,性質上是調查已經儲存在第三人處之電磁紀錄,自不
                          能以通訊監察書為之。甲說不當擴張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之保護範圍,若依此見解,即便依法搜索犯罪嫌疑人或
                          第三人之電腦或手機,亦應在取得通訊監察書之狀態下
                          始得檢視相關電磁紀錄,顯然無據。
討論意見:(略)
審查意見:(略)
決    議:本署採丙說。
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研究意見:
          多數採乙說。
法務部研究意見:
          採「丙說」,理由修正如下:
          (一)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下稱通保法)第 3  條之 1  第 1  項明訂「
                通信紀錄」係指:「電信使用人使用電信服務後,電信系統所產生
                之發送方、接收方之電信號碼、通信時間、使用長度、位址、服務
                型態、信箱或位置資訊等紀錄」,換言之,係不涉及「意思交換或
                溝通」之軌跡紀錄,然提案所指「傳真內容」,乃傳送者發送予接
                收者之「意思表示」,顯非「通信紀錄」,而較可能係通保法第 3
                條第 1  項所指「通訊」之範疇,故乙說(認應聲請法院核發調取
                票)似非允當。
          (二)前述「透過電子郵件信箱接收」之「傳真內容」,實質即等同於「
                電子郵件」,此雖應認較接近通保法第 3  條第 1  項所稱「通訊
                」,然是否即謂「所有關於電子郵件之調閱,均應依法聲請通訊監
                察獲准」後,始能調取,則須再區別下列二種情形而定:
                1.預定一定期間進行攔截、過濾郵件者:
                  通保法施行細則第 2  條第 2  項規定:「本法第 3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稱郵件及書信,指信函、明信片、特製郵簡、新聞
                  紙、雜誌、印刷物、盲人文件、小包、包裹或以電子處理或其他
                  具有通信性質之文件或物品」。故預定一定期間,擬在該期間內
                  截收由此帳號所寄出、收受之電子郵件,應屬前述「以電子處理
                  或其他具有通信性質之文件」,自屬通保法第 3  條第 1  項所
                  稱「通訊」,應依通保法規定向法院聲請通訊監察書始得攔截之
                  。
                2.業已儲存在電腦或相關設備中之電子郵件:
                  綜合觀察本法第 11 條規定:通訊監察書應記載「監察期間」,
                  第 12 條規定:「通訊監察期間每次不得逾 30 日」、「有繼續
                  監察必要者應釋明具體理由提出聲請」、第 16 條規定:「監察
                  期間應按月提出監察報告」(即期中報告),第 15 條規定:「
                  監察結束後應向法院報告監察之結果」等,可知立法宗旨在規範
                  「預計一定期間內即將發生之通訊」始屬之(否則若僅調閱特定
                  帳號內業已寄發收受之郵件,豈可能「聲請續行監察」或提出「
                  期中報告」?)。
                  且正因係攔截尚未發生之通訊,無從事先預知有多少人將利用該
                  方式進行聯繫,可能涉及多數不特定人隱私,故才有以通保法規
                  範嚴格要件之必要,違法監察者尚處以刑責,以昭鄭重。
                  從而,已儲存在某寄件者或收件者電腦中之電子郵件,其範圍、
                  對象均已特定,應屬對「既存證據」之蒐集,並無通保法之適用
                  ,而應適用刑事訴訟法搜索、扣押之相關規定(例如第 122  條
                  、第 133  條、第 135  條等),是甲說亦有未妥。
          (三)綜上所述,非預定一定期間進行截收而係已儲存在電信服務公司設
                備內之「傳真內容」,非屬「通信紀錄」,亦非應依通保法聲請通
                訊監察之「通訊」,得依刑事訴訟法搜索、扣押之相關規定取得。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會議法律問題提案)
資料來源: 法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