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律問題

發文字號: 法檢字第 11004503870 號
座談日期: 民國 110 年 01 月 27 日
座談機關: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相關法條
要  旨:
行為人自 105  年 7  月起至 11 月間因四宗竊盜案件分別經法院判處有
期徒刑 2  月(106 年 2  月 21 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3 月、5 月及
4 月確定;另 106  年 3  月起至 6  月間因三宗藥事法案件,分別經法
院判處有期徒刑 3  月、3 月(判處 2  次)、5 月確定。其中竊盜案件
因符合數罪併罰,經法院裁定合併應執行刑有期徒刑 9  月(扣除一案易
科罰金執行部分,尚應執行 7  月);藥事法案件亦因符合數罪併罰,經
法院裁定合併應執行刑有期徒刑 11 月,嗣於 106  年 6  月 25 日行為
人因通緝到案開始執行,刑期自 106  年 6  月 25 日起算,至 107  年
1 月 24 日(竊盜案件定刑指揮書),並自 107  年 1  月 25 日起接續
執行,至 107  年 12 月 24 日執行完畢(藥事法案件定刑指揮書);前
開竊盜、藥事法等執行案件,再於 107  年 9  月 20 日(因縮刑保護管
束應於 107  年 12 月 20 日期滿)假釋出監。行為人嗣後另有詐欺案件
,經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4  月,於 108  年 5  月 14 日確定,與前
開接續執行之竊盜等案符合數罪併罰,經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 1  年確定
;試問應否函請監獄重核假釋?
案    由:某甲 105  年 7  月起至 11 月間因 A1、A2、A3、A4 等四竊盜案件分別
          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2  月(106 年 2  月 21 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
          3 月、5 月及 4  月確定;另 106  年 3  月起至 6  月間因 B1、B2、
          B3  等藥事法案件,分別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3  月、3 月(判處 2  次
          )、5 月確定。其中 A1 至 A4 案件因符合數罪併罰,經法院裁定合併應
          執行刑有期徒刑 9  月(扣除 A1 案易科罰金執行部分,尚應執行 7  月
          );B1  至 B3 案件因符合數罪併罰,經法院裁定合併應執行刑有期徒刑
          11  月,嗣於 106  年 6  月 25 日某甲通緝到案開始執行,刑期自 106
          年 6  月 25 日起算,至 107  年 1  月 24 日(A1-A4 定刑指揮書),
          並自翌日起(107 年 1  月 25 日)接續執行,至 107  年 12 月 24 日
          執行完畢(B1  至 B3 定刑指揮書);前開 A1 至 A4、B1 至 B3 等執行
          案件,再於 107  年 9  月 20 日(因縮刑保護管束應於 107  年 12 月
          20  日期滿)假釋出監。某甲嗣後另有 A5 詐欺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判處有期徒刑 4  月,於 108  年 5  月 14 日確定,與前開接續執行
          之 A1-A4  等案符合數罪併罰,經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 1  年確定;則本
          案是否應函請監獄重核假釋?
說    明:(一)甲說:否定說
                      1.按二以上徒刑之執行,應以核准開始假釋之時間為基準,
                        限於原各得獨立執行之刑,均尚未執行期滿,始有依刑法
                        79  條之 1  第 1、2 項規定,合併計算其最低應執行期
                        間,同時合併計算其假釋後殘餘刑期之必要。倘假釋時,
                        其中甲罪徒刑已執行期滿,則假釋之範圍應僅限於尚殘餘
                        刑期之乙罪徒刑,其效力不及於甲罪徒刑。縱監獄將已執
                        行期滿之甲罪徒刑與尚在執行之乙罪徒刑合併計算其假釋
                        最低執行期間,亦不影響甲罪業已執行完畢之效力。最高
                        法院 103  年度第 1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一)、104 年
                        度第 7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三可資參照。
                      2.查本案例某甲於 107  年 9  月 20 日假釋出監時,
                        A1-A4 已執行完畢,核與前揭最高法院 103  年度第 1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一)設例題目情形相同,故假釋之範
                        圍應僅限於尚未執行完畢之 B1-B3,不及於已執行完畢之
                        A1-A4 ,從而,自無函請重核假釋之必要。本案因人犯在
                        監,應直接核發執行指揮書,本案定刑後刑期為 1  年(
                        扣除已執畢之 9  個月,即 A1-A4  部分),尚應執行 3
                        月。
                      3.至肯定說援引法務部 109  年 2  月 12 日法檢字第
                        10904506140 號法律問題(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提案),
                        其設例題目係與最後一起案件符合數罪併罰,與本案係與
                        最前一起案件符合數罪併罰情形不同,自不能以此提案之
                        結論認應函請監獄重核假釋。
          (二)乙說:肯定說
                      1.按二以上徒刑併執行者,第 77 條所定最低應執行之期間
                        ,合併計算之。刑法第 79 條之 1  第 1  項定有明文。
                        次按行刑累進處遇條例施行細則第 15 條第 1  項規定:
                        對有二以上刑期之受刑人,應本分別執行合併計算之原則
                        ,由指揮執行之檢察官於執行指揮書上註明合併計算之刑
                        期,以定其責任分數。再辦理假釋應行注意事項第 18 條
                        亦明定:對於二以上之刑期,應本分別執行、合併計算之
                        原則,由指揮執行之檢察官於執行指揮書上註明合併計算
                        之刑期,以憑核辦假釋。故於計算有期徒刑是否逾二分之
                        一時,係以所有罪刑合併計算,不能分割。
                      2.查依上揭規定,本案某甲假釋付保護管束,於計算有期徒
                        刑是否執行逾二分之一期間,既已合併計算已執行完畢之
                        A1-A4 部分,本於法律解釋一致性,自應先函請監獄重核
                        假釋,由法務部矯正署審核是否維持或註銷假釋(法務部
                        109 年 2  月 12 日法檢字第 10904506140  號法律問題
                        ,亦本於同一法理,認應先函請監獄重核假釋)。
                      3.至否定說援引之最高法院 103  年度第 1  次刑事庭會議
                        決議(一)、104 年度第 7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三,旨在
                        闡釋累犯之認定適用,非指假釋審酌之有關事項,本案自
                        無從據上開決議而為認定(臺灣高等法院 106  年侵抗字
                        第 6  號刑事裁定意旨)。
討論意見:採甲說。
審查意見:
決    議:陳報臺灣高等檢察署討論。
臺灣高等檢察署研究意見:
          多數採乙說。
法務部研究意見:
          同意臺灣高等檢察署研究意見。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109  年 7  月主任檢察官會議法律問題提案)
資料來源: 法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