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旨: |
被告前因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案件,經法院裁定送觀察、勒戒,因無繼
續施用毒品傾向,於民國(下同)88 年 10 月 1 日觀察、勒戒執行完
畢釋放後,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嗣被告於上開觀察、勒戒執
行完畢釋放後,復於 93 年 4 月中旬起至同年 6 月間因連續施用第一
級毒品海洛因,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10 月,並於
93 年 9 月 30 日確定,尚未執行。惟被告猶不知悔改,又於 93 年
10 月 2 日起至 93 年 10 月 30 日,連續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多次
而為警查獲。則就被告第3次犯案,檢察官應如何處理?
|
案 由:被告前因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案件,經法院裁定送觀察、勒戒,因無繼
續施用毒品傾向,於民國(下同)88 年 10 月 1 日觀察、勒戒執行完
畢釋放後,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嗣被告於上開觀察、勒戒執
行完畢釋放後,復於 93 年 4 月中旬起至同年 6 月間因連續施用第一
級毒品海洛因,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10 月,並於
93 年 9 月 30 日確定,尚未執行。惟被告猶不知悔改,又於 93 年
10 月 2 日起至 93 年 10 月 30 日,連續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多次
而為警查獲。則就被告第3次犯案,檢察官應如何處理?
說 明:(一)甲說:向法院聲請裁定觀察、勒戒。
理由: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20 條第 3 項規定,「依前項規定為
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5 年後再犯第 10
條之罪者,適用本條前 2 項之規定。」,是被告既非 5
年內再犯第 10 條之罪者,依法律規定之文義解釋,自仍應
向法院聲請裁定觀察、勒戒。
(二)乙說:向法院提起公訴。
理由: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20 條第 3 項雖規定:「依前項規
定為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5 年後再犯第
10 條之罪者,適用本條前 2 項之規定」(即須再經觀察
勒戒、強制戒治程序);但觀諸該項修正之立法理由略以:
「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後 5 年再犯者,顯見前所實施之
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已足以遮斷其施用毒品之癮,為期自
新及協助其斷除毒癮,對此 5 年後再犯者爰明定仍適用初
犯之規定,先經觀察勒戒、強制戒治之程序」。則解釋該項
「5 年後再犯第 10 條之罪者」應僅指「自觀察、勒戒或強
制戒治執行完畢後 5 年內均未曾有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犯
行,而於 5 年後才再犯者」之情形,才符合法律修正理由
之本旨。查本件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法院裁定送執行
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於 88 年 10 月 1
日執行完畢釋放,距本件第 3 次施用毒品犯行,固已逾 5
年,惟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後 5 年內之 93 年 4 月
中旬起至 93 年 6 月問上,已有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0 條之犯行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並判刑確定,已如前述,
揆諸前揭說明,本件被告第 3 次犯案,自不得再適用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 20 條第 3 項之規定,而仍應依法追訴,
即向法院提起公訴。
討論意見:多數採乙說。
審查意見:略
決 議:採乙說。
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研究意見:
似以乙說為當,理由援用原提案說明。
法務部研究意見:
同意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研究意見,採乙說。
提案機關: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後所衍生之爭議法律問題提案 第 1 號)
參考法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0、20 條(92.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