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行政罰法
公發布日: 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
修正日期:民國 111 年 06 月 15 日
法規體系: 法務部部內各單位 > 法律事務司
立法理由:
法規功能按鈕區

第 八 章 裁處程序

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之人員,應向行為人出示有關執行職務之證明文件或顯
示足資辨別之標誌,並告知其所違反之法規。
行政機關對現行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人,得為下列之處置:
一、即時制止其行為。
二、製作書面紀錄。
三、為保全證據之措施。遇有抗拒保全證據之行為且情況急迫者,得使用
    強制力排除其抗拒。
四、確認其身分。其拒絕或規避身分之查證,經勸導無效,致確實無法辨
    認其身分且情況急迫者,得令其隨同到指定處所查證身分;其不隨同
    到指定處所接受身分查證者,得會同警察人員強制為之。
前項強制,不得逾越保全證據或確認身分目的之必要程度。
行為人對於行政機關依前條所為之強制排除抗拒保全證據或強制到指定處
所查證身分不服者,得向該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之人員,當場陳述理由表示
異議。
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之人員,認前項異議有理由者,應停止或變更強制排除
抗拒保全證據或強制到指定處所查證身分之處置;認無理由者,得繼續執
行。經行為人請求者,應將其異議要旨製作紀錄交付之。
得沒入或可為證據之物,得扣留之。
前項可為證據之物之扣留範圍及期間,以供檢查、檢驗、鑑定或其他為保
全證據之目的所必要者為限。
對於應扣留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得要求其提出或交付;無正當
理由拒絕提出、交付或抗拒扣留者,得用強制力扣留之。
扣留,應作成紀錄,記載實施之時間、處所、扣留物之名目及其他必要之
事項,並由在場之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其拒絕簽名、蓋章或按指印者
,應記明其事由。
扣留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在場或請求時,應製作收據,記載扣留
物之名目,交付之。
扣留物,應加封緘或其他標識,並為適當之處置;其不便搬運或保管者,
得命人看守或交由所有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管。得沒入之物,有毀損之虞
或不便保管者,得拍賣或變賣而保管其價金。
易生危險之扣留物,得毀棄之。
扣留物於案件終結前無留存之必要,或案件為不予處罰或未為沒入之裁處
者,應發還之;其經依前條規定拍賣或變賣而保管其價金或毀棄者,發還
或償還其價金。但應沒入或為調查他案應留存者,不在此限。
扣留物之應受發還人所在不明,或因其他事故不能發還者,應公告之;自
公告之日起滿六個月,無人申請發還者,以其物歸屬公庫。
物之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扣留不服者,得向扣留機關
聲明異議。
前項聲明異議,扣留機關認有理由者,應發還扣留物或變更扣留行為;認
無理由者,應加具意見,送直接上級機關決定之。
對於直接上級機關之決定不服者,僅得於對裁處案件之實體決定聲明不服
時一併聲明之。但第一項之人依法不得對裁處案件之實體決定聲明不服時
,得單獨對第一項之扣留,逕行提起行政訴訟。
第一項及前項但書情形,不影響扣留或裁處程序之進行。
行政機關於裁處前,應給予受處罰者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
一、已依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通知受處罰者陳述意見。
二、已依職權或依第四十三條規定,舉行聽證。
三、大量作成同種類之裁處。
四、情況急迫,如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顯然違背公益。
五、受法定期間之限制,如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顯然不能遵行。
六、裁處所根據之事實,客觀上明白足以確認。
七、法律有特別規定。
行政機關為第二條第一款及第二款之裁處前,應依受處罰者之申請,舉行
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有前條但書各款情形之一。
二、影響自由或權利之內容及程度顯屬輕微。
三、經依行政程序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通知受處罰者陳述意見,而未於
    期限內陳述意見。
行政機關裁處行政罰時,應作成裁處書,並為送達。

回上方